返回顶部 提点建议

新型城镇化招商平台,土地招商网,我们提供土地招商,土地招租,土地转让,土地买卖,土地流转, 城镇化招商引资,城镇化资产交易服务。

首页 >>资讯库 >> 前沿资讯 >>

人民网:发展各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

人民网:发展各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

2014-09-21 来源:人民网 评论[ 0 ] 分享到:

字体:TT

摘要:城镇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规律,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而新型城镇化的实现,需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到本地的特色,发挥好本地优势。

广东省住建厅近日公布的《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征求意见稿,提出把珠三角地区符合条件的少数“巨型镇”升格为市,在不调整行政级别前提下,赋予其县级甚至部分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如果这一构想最终实现,未来中国的城市将出现从正省级的直辖市到正科级的镇级市5个级别类型。“镇级市”的新构想因而正式进入公众视野。


以“镇改市”作为契机,提高城镇化质量,不失为创新之举。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在提高城镇化质量上下功夫,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印发的《关于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也明确提出,“建立行政创新和行政成本降低的设市模式,选择镇区人口10万以上的建制镇开展新型设市模式试点工作”。但与此同时,也要避免“一改就灵”的简单化思维。“镇改市”只是城镇化过程中的一味良方,但并非唯一药方。各地的城镇化改革,需要根据自身的经济社会状况量体裁衣。


道理很简单,如果普遍推行“升级”思路,将大大增加各地的行政成本。从数量上来看,据统计,我国镇区人口超过10万人的镇有200余个,不可能全部套用这一模式。更何况,在城镇化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人大衣小”的问题,也要考虑到“瘦身”之后,即资本、劳动力从“巨型镇”退潮之后的问题。改革的目的不是让“衣服”一劳永逸地变大,而是让“人”和“衣服”相协调,事权和财权等行政权力相匹配。如果说“镇改市”的目的,在于使城镇化更有效地适应“涨潮”趋势,那么当资本和劳动力从沿海向内陆地区推进,从而使人口、资本在全国实现更为均衡的分布时,如何适应“退潮”的趋势也要纳入整体考虑。否则潮退之后,我们又将面临削减机构冗员的问题。事实上,“退潮”的一幕正在广东等沿海地区发生。


需要看到,“镇改市”制度设计的初衷,不仅仅在于“鞋子”的大与小,也不应着眼于“编制”的增与减,而是提升“巨型镇”的公共服务能力和财政自给能力,通过市场手段分解与转移政府职能,实现社会管理“小政府大市场”的目标。道路通向城市,但道路并非只有一条。新型城镇化的实现,需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到本地的特点,发挥好本地优势,而不是削足适履或者尾大不掉。


日前召开的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强调,要用好改革创新的“开山斧”,着力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造福广大城乡群众。无论是哪种城镇化实现方式,都要通过全面推进户籍管理、医疗卫生、公共教育等领域改革的“开山斧”,为外来人口创造更为亲和的融入环境。归根结底,我们所追求的城镇化目标,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更相适应的城镇化,是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更协调的城镇化,是核心在“人”的城镇化。

本文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周隆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禁止任何商业用途。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关键词阅读: 人民网 新型城镇化

网友跟贴 [ 评论 0 ]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新城镇招商网立场。

热门跟贴 [ 评论 0 ]
土地招商浏览排行
产业招商浏览排行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投放 | 招聘信息 | 服务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5×12小时客服电话:180 6255 2028  招商客服邮箱:zs@xczzs.com  投资客服邮箱:tz@xczzs.com

土地资源网/土地招商/土地招租/土地转让/土地买卖/土地流转/新城镇招商网(www.xczzs.com)

Copyright © 2014-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五划合一机构 鄂ICP备1201303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