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提点建议

新型城镇化招商平台,土地招商网,我们提供土地招商,土地招租,土地转让,土地买卖,土地流转, 城镇化招商引资,城镇化资产交易服务。

首页 >>资讯库 >> 前沿资讯 >>

安徽:合作共建园区的9年探索与招商之路

安徽:合作共建园区的9年探索与招商之路

2014-09-23 来源:产业地产播报 评论[ 0 ] 分享到:

字体:TT

摘要:从2005年合肥高新区与下辖肥西县政府签署协议建设第一个当地真正意义上的共建园区柏堰科技园以来,起步较晚的安徽在合作共建园区上已进行了9年的探索。

2008年以后,随着产业梯度转移加快,安徽与长三角发达省市合作共建园区的步伐开始加快。2011年,安徽学习江苏南北合作经验,开始强势推动皖南皖北合作共建。至此,市内合作、省内跨市合作和跨省合作三种共建模式已在安徽遍地开花。


数据显示,目前,安徽共有各类合作共建园区111家,其中已建成67家,已签约44家。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这些名目众多的共建园区发现,在一个市级政府协调下的市内合作提供了一些成功案例,贡献的产出份额最大,而涉及到跨行政区域,往往存在各种待解的问题。


共建园区良莠不齐


市内合作在安徽全部共建园区中产出最大。以省会合肥为例,当地4家共建园区工业总产值占到全省共建园区的67.2%,而皖东的滁州有27家共建园区,工业产值才占到全省的6.0%。


除了两座城市的经济体量和集聚能力因素,园区合作模式上也值得探究。


合肥主要以市内合作共建为主,由市内重点开发区与周边县区政府进行合作,解决市内园区项目多地少、周边县区项目少地多的矛盾,如前述合肥高新区柏堰科技园,占地面积约17平方公里,由于所在地与肥西县紧邻,其中有近半合作面积安排在了肥西县。


2013年,柏堰科技园实现工业总产值530.58亿元,合肥仅柏堰、南岗科技园两个园区工业总产值就占全省的60%以上。


但在合肥以外,跨区域的合作共建却乏善可陈。


自2011年起,安徽大力推进南北合作共建。当年,合肥在皖北的阜阳市建立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区,由合肥出钱、出项目,阜阳则划出25.1平方公里的土地给合肥,让合肥用五年时间全力打造产业园区。同年,马鞍山市在宿州市设立宿马现代产业园,2012年,芜湖在皖北的濉溪县、亳州市分别设立濉溪芜湖现代产业园区、亳州芜湖现代产业园区。


而至2014年上半年,除宿马现代产业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亿元,其中房地产投资因素不可小觑,其余南北共建产业园基本还处于大投入阶段。


除了省内跨市合作,作为承接产业转移主要载体的一些跨省合作共建园区在安徽也较常见。如滁州的苏滁现代产业园,是当地与苏州工业园合作的,基础设施投资约100亿元,是当地投资规模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但从目前来看,其产出还远不及合肥市内合作的园区。


研究显示,目前安徽全部共建园区中将近一半的园区还没形成明显经济产出,多数合作项目还停留在传统制造行业,区域间发展极不均衡。


安徽发改委信息中心专家阮华彪认为,柏堰科技园发展时间长,工业产值高,而沿江、皖北附近的园区起步较晚,时间短,但起点高。从长远角度、产业选择来看,滁州中新苏滁产业园区的规划更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利益共享机制仍存“空白”


目前安徽除少数园区外,大部分合作共建园区没有建立明确的利益共享机制,对园区的合作共建方和产业转出地缺乏有效的激励,制约了部分园区的发展。


由于共建园区的利益共享不是规范性运作,并没有成文规定,即使有了成文规定也不一定适用全部园区。因此需要每一个园区的合作方对于利益分成、税收分享、土地等各方面进行磨合,在利益共享机制尚未成熟之前这种合作并不牢固。


“目前来看,共建下的共同竞争格局依然明显”,上海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陈维说,“利益共享机制仍是一个空白点。”


阮华彪认为,能否在行政区范围内协调利益共享机制是一个重要因素,甚至是一个大问题。合肥柏堰科技园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得较好,是因为在一个行政区范围内,有一个强大的市级政府来进行协调。


柏堰科技园在成立初期就明确了双方的利益共享机制,按照事先约定的比例,共建园区产生的主要经济指标和税收在市级层面进行重新分配。在此机制下,合作双方得以高效沟通。共建园区的管委会由双方互派人员组成,高层领导定期对园区发展的重大事项进行商议和决策。


而对于跨行政区域的共建来说,共建利益方来源于“先发区”,对于地方政府来讲,产业外迁要慎重对待,因为会影响地方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


安徽发改委经济研究院专家建议,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会造成发达地区GDP指标大幅下降,进而影响到转出地政府的经济发展绩效,这是共建隐忧所在,因此应专门研究制定GDP指标分解和跨区域合作政府的绩效考核办法。


“总体来讲,行政区域内协调成本较低。而大的园区起步晚,协调的难度较大。” 阮华彪说。


本文来源:产业地产播报 责任编辑:周隆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禁止任何商业用途。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关键词阅读: 安徽 合作共建园 探索 招商

网友跟贴 [ 评论 0 ]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新城镇招商网立场。

热门跟贴 [ 评论 0 ]
土地招商浏览排行
产业招商浏览排行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投放 | 招聘信息 | 服务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5×12小时客服电话:180 6255 2028  招商客服邮箱:zs@xczzs.com  投资客服邮箱:tz@xczzs.com

土地资源网/土地招商/土地招租/土地转让/土地买卖/土地流转/新城镇招商网(www.xczzs.com)

Copyright © 2014-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五划合一机构 鄂ICP备12013036号-3